用行为疗法治疗神经衰弱

发布日期:2020-05-20    浏览次数:

疾病分类: 神经症(神经衰弱)
常见问题分类: 人际交往问题
治疗方法分类: 行为疗法

案例出处: 《行为疗法》贵州教育出版社
姓名: 略 性别: 男  年龄: 44
教育程度: 大学毕业 社会经济地位: 中学教师 婚姻状况: 未婚

外在表现: 患者顶部脱发较多,表情抑郁,易激动、发怒。

表现出的问题:患者思考困难、疲劳、失眠,症状时轻时重近二十年之久。

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

   患者自幼单纯、善良、心细,严于克已,勇于负责,乐于助人。大学毕业后在某中学任教,一腔心血均倾注于教育事业,但因家庭出身有“问题”,总受冷遇。婚姻问题因此迟迟未能解决。文革中被批斗打骂,受尽侮辱,曾有过轻生的念头。终因患者没有“重大”问题,被从宽发落,调一偏僻乡村中学。此后患者忍气吞声,任劳任怨。白天辛辛苦苦,小小心心,夜里也担惊受怕,辗转难眠,担心飞来横祸。渐渐地觉得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不易集中,脑子不太清晰,读书撰文均不能持久。后因落实政策调回某市中学,并委以教研室主任之职。虽踌躇满志,却力不从心。爱直抒已见,爱打抱不平,同事反映其方法简单,易激动,易发怒。看到反映文革时期的伤痕文学,每每不禁泪下,很难自制。常常满腹牢骚,仿佛带有一种弥散性的敌意,瞧什么人都不顺眼,遇什么事都不顺心。脑子里思绪如云,剪不断,理还乱。有时紧张、着急,常叹自己报国无门,但又不甘拜下风,自恃天生我才必有用。心遇人际纠纷或工作紧张,脑内就左思右想,杂乱无章,而且不由自主,欲不想也不行,难以入睡,甚至彻夜不眠。白天则精力疲乏,哈欠不断,昏昏欲睡。自诉“一拿起书就想睡,一上床就清醒起来”。又诉全身无力,一动就想停,一停就想坐,一坐就想躺,躺下来又睡不着,很是难受。  

心理社会发展历史
   先前因素??文革中受到冲击。常有怀才不遇之感。
   促使因素??文革后虽踌躇满志,却力不从心。工作方法简单,易激动,易发怒。遇人际纠纷或工作紧张,症状产生。

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: 不详  

专家分析、评估与治疗过程

   第1次治疗。将在盐水和肥皂水混合液中浸泡过的海绵电极取出,轻轻挤压,排除多余液体,防止导电液外溢。然后将两电极分置于颞部(左耳上发际处)及枕部(后正中线与颞部电极水平线的交叉处)。将零电极置于左眼上方。患者脑电波频率混乱。先令其在心中连续运算100-7=?再减7、再减7……3分钟之内,脑电频率波动在7-18微伏之间。再令其停止运算,精神放松,脑电频率仍在此间波动。由此可见,患者的脑电活动不能顺应他的思维要求。换句话说,需要进行专心致志、全神贯注地思考时,脑电活动的水平却相对较低,有时甚至接近睡眠状态。在如此状态下从事脑力活动,效率自然很低。另一方面,要求患者放松,停止思考时,患者的脑电活动水平并非出现相应的降低,而是依然故我,相对较高,个别时候还表现出高度的警觉水平。这对于休息和睡眠自然是极大的妨碍。可能就是这种包含有不同频率的脑电活动,使患者(白天)该清醒时不太清醒,(夜里)该静息时不能入静。鉴于患者这种情况,我们决定训练患者改变脑电,达到脑电变化与行为基本同步的目的。

   将反馈阈值定为8-13次/秒,即α波的范围,这是治疗的第一个目标。当脑电频率符合这一要求时,就会有阳性强化的反馈声。脑电反馈不像肌电反馈那样可以指导患者尽量放松。它不是越放松越好,而完全是一个“尝试错误”的学习过程,即患者碰巧得到了阳性强化反馈声,他就应该仔细体会当时的心理状态,并设法维持下去。如果反馈声停止了,患者又得重新摸索,直到再次碰上反馈声。

    第2次至第14次治疗。患者控制α波的能力逐渐加强,最后能在治疗中的大部分时间维持这种脑电活动。患者自己摸索的经验是:既不能想事情(这样可能出现β波) ,也不能打瞌睡(这样可能出现θ波),应该闭目放松,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感觉变化。他自称是受了“意守丹田”的启发。

   从第15次开始,训练患者控制θ波,后来又训练其控制β波,但成绩不太理想。

   从临床效果来看,患者反映大部分时间中脑内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思绪,有如去掉了头上的紧箍咒。睡眠亦有改善,情绪也不像以前那样激越。只是工作能力尚未见明显改观。


上一条:儿童孤独症是怎么回事?


下一条:如何治愈间歇性迷茫?